×

登录

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

品质,外在是品牌,内在是内涵。学校品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,包含诸多要素,涉及多个主体。构建和提升学校品质,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是先导,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是主体,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基础,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,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,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是目标。学校品质是质量、内涵、文化、特色、信誉的集合体。

笔者多年关注学校品质提升,组织召开过相关研讨会,发表过系列学校品质提升的文章,还与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同志们一起开展过实践探索。笔者认为,学校品质提升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呼唤,是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,是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,是中小学校多年实践的科学统整,是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。学校品质提升是学校发展新的重要任务。学校品质提升,要塑造全校共同认可的价值观,出台科学明确的学校发展规划,改善学校领导团队的管理行为,发挥广大一线教师的主体作用,建设充满生机的现代学校制度,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,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,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。

《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》提出“推动学校特色发展,提升学校品质”。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首次正式提出这一重要时代命题,而提出这一命题不是偶然的。应该看到,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、风格,常常是单方面的。学校特色创建是提升学校品质的重要基础,在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、总结提炼,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,进而提升学校品质。2018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指出:“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,加大培训力度,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,打造高品质学校。”2019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将学校品质提升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内容。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必须以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为统领,自觉服从和服务教育现代化建设。

面向2035,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,紧紧围绕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立足基本国情,遵循教育规律,坚持改革创新,以凝聚人心、完善人格、开发人力、培育人才、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,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,优先发展教育,大力推进教育理念、体系、制度、内容、方法、治理现代化,着力提高教育质量,促进教育公平,优化教育结构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。

面向2035,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树立和遵循一些基本原则,即更加注重以德为先,更加注重全面发展,更加注重面向人人,更加注重终身学习,更加注重因材施教,更加注重知行合一,更加注重融合发展,更加注重共建共享。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,坚持党的领导、坚持中国特色、坚持优先发展、坚持服务人民、坚持改革创新、坚持依法治教、坚持统筹推进。

面向2035,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,重点部署一系列重要战略任务:

一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,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,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,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,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,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。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、学理化、学科化研究阐释,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传播机制。

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加强品德修养,增长知识见识,培养奋斗精神,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、政治觉悟、道德品质、文化素养。增强综合素质,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,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,弘扬劳动精神,强化实践动手能力、合作能力、创新能力的培养。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,制定覆盖全学段、体现世界先进水平、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,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。建立健全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。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,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,分类制定课程标准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。健全国家教材制度,统筹为主、统分结合、分类指导,增强教材的思想性、科学性、民族性、时代性、系统性,完善教材编写、修订、审查、选用、退出机制。创新人才培养方式,推行启发式、探究式、参与式、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、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。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。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,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,建立全过程、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。

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。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,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、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,大力发展公办园,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。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,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。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,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,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。

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。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,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,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,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。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,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。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。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,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,推进教育精准脱贫。

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。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,完善招生入学、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,畅通转换渠道。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,建立国家资历框架,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。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。

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。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,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,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、特色发展。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。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,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,加强应用基础研究,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。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、网络化、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。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,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。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。

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。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,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、制度化。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,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、阶段性、区域性短缺问题。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。健全教师职称、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。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,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、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、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、协同、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。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。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,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。提高教师社会地位,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,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,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政策。加大教师表彰力度,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、社会地位、职业地位。

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。建设智能化校园,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、管理与服务平台。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。创新教育服务业态,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,完善利益分配机制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。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,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,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。

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。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,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、标准互通、经验互鉴。扎实推进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行动。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。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。优化出国留学服务。实施留学中国计划,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,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。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,拓展人文交流领域,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。

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,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,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。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。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,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、标准、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。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,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。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,完善学校治理结构。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,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。

立足新时代,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,努力推动开展高品质学校建设,让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公平更加优质。我们期待,通过不懈奋斗,教育优先发展将真正实现,财政性教育投入保持在GDP4%以上,逐步普及12年免费教育,实现基础教育办学标准化,教师地位待遇明显提高,现代学校制度普遍建立。教育公平公正全面实现,地域之间、城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切实缩小,形成良好教育生态;校际之间、人群之间的公平公正得以实现,儿童随父母一起生活,不再存在大量流动儿童、留守儿童,全体学生同在阳光下共同成长进步。学生良好品格得到有效培养,教育将更加关心人、尊重人、理解人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和谐发展。基础教育重新回到基础,避免过度学习。学生具备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,掌握科学逻辑和学科结构,获得不断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金钥匙。信息技术手段广泛运用,未来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推送形式和学习方式必将涌现,一部分学校形态将发生重大改变,进入人人皆学、处处可学、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。学生国际意向明显提高,外语教学不会削弱,国际交流力度还会加大。更多外教来华任教,更多教师出国任教,国家继续实施更加开放的留学政策,支持留学,鼓励回国,来去自由,发挥作用。

本书力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释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方略,展现一些学校的相关探索,希望对读者有所助益。

(作者系国家督学,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,国际教育学院教授、博士、博士生导师。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)

京ICP备18027711号-7 京公网安备 1101082038675号     

地址:北京市      电话:13811507782

版权所有: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治专业委员会